当前的铁矿市场已经到了最恶劣的形势,预计后期将面临更多挑战。
进口矿方面:10月份由于国庆长假及国外矿山发运稍有放缓的情况下,铁矿石进口许可发证数量环比下降16.25%,平均价格57.82美元/吨,环比增0.69美元/吨。10月份进口澳大利亚铁矿石发证数量同比大降,进口巴西铁矿石发证数量同比大增,进口南非等其他国家铁矿石发证数量也相对减少。进口澳大利亚铁矿石合同数量60%-66%品位的降幅最多,但66%以上品位的仍有小幅增加;进口巴西铁矿石合同数量总体小降,但66%以上品位的进口量增加近半到101万吨,其他品位铁矿石增减幅度相对正常。体现在国内港口现货中为近期巴西矿资源相对偏多,同期块矿、球团资源也相对偏多。现货价格方面,国庆长假后至11月下旬,市场几无上涨,总体持续下行,现维持在350元/吨水平。
供应持续增加:自8月以来,港口铁矿石库存量持续增长,截至11月20日港口库存铁矿石已达8658万吨,较上月末增加106万吨。相关数据显示,目前钢厂继续维持23—24天的铁矿石库存量,这反映出在钢材销售不畅的情况下,钢企采购意愿低下。港口矿石堆积,下游采购意愿低迷,铁矿石难以获得长线支撑。
虽然高成本矿厂在不断退出市场,但国际三大矿山利用自身规模大、成本低的优势,在铁矿石走势疲软的背景下依旧扩产,抢占市场份额,挤压其他矿厂生存空间。三季度,淡水河谷、必和必拓、力拓铁矿石产量分别较上季度增加293.5万吨、122.9万吨、542.4万吨。
需求继续疲软:国家统计局9月数据显示,炼钢企业资产负债率已达70.38%,炼钢销售利润率为-0.78%。钢企负债高企、盈利困难,部分钢企迫于现金流压力依旧维持较高产能,但持续亏损、资金链断裂、经营困难等已经导致钢铁企业减产、停产逐步增加。截至11月20日,全国钢厂高炉开工率为77.76%,较上周略有下降。钢材消费已进入淡季,未来钢企开工率继续下降的概率较大,铁矿石需求将更加低迷,价格压力会进一步增强。
国际方面:四大矿山三季度产量均创单季度新高。从其产能目标来看,除FMG暂时无产能释放外,其他三家矿山仍在不断扩产。力拓前 三季度完成发货量24044万吨,为完成其全年3.4亿吨的发货量目标,四季度必须有9956万吨的发货量,环比三季度增加1346万吨。澳洲汉考克勘探 公司的RoyHill(年产矿石5500万吨,1—2年内达产)矿山四季度已经开始向中国等国家发货。从主流矿生产预期来看,四季度供给端难提供支撑。
进入10月,港口库存延续增加态势,截至11月13日,港口库存恢复至8713万吨的高位,相较9月初的7994万吨增幅达9%,创下自今年5月以来新高。供给端给铁矿石市场带来的利空压力逐渐加大。
随着北方严寒天气到来,工地逐步停工,钢材需求恶化,叠加年末钢企还贷压力,存在以价换量预期,钢材现货价格可能进一步下挫,这或将再次倒逼现货铁矿价格探底。
随着前期原材料价格大跌,钢厂亏损状况有所缓解。但随着钢材价格下跌加速,钢企利润直线下滑,若后期钢厂亏损再度恶化,随着现金流的逐步枯竭,减产或将愈演愈烈。届时铁矿石需求将面临严峻考验。
受中国经济放缓影响,煤炭和铁矿石等大宗商品需求不振。全球最大海运咨询机构ClarksonPlc曾预计,中国2015年的铁矿石、煤炭进口量将增加 6%,增速将低于2014年的8.7%。BDI下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面临通货紧缩风险,同时,航运、铁矿石等行业将受到较大冲击。
业界猜测,中国钢厂正在遏制钢铁产量,以对抗损失、价格下滑以及更为紧缩的信贷环境。亚洲的铁矿价格跌至新低。
来源:矿联网